杜如晦、萧瑀、魏征这些老臣们在方卓被贬为庶民之后,着实庆祝了一番。
接下来他们就要在长安展开一场开仓放粮运动,他们不能像战士一样上战场打仗,那么解决蝗灾之后百姓的生存问题,就成了他们文人的战场。
事实上,文人耍流氓是可怕的。
他们愤怒的打开了富商的粮仓,以每斗八文钱的价格卖给了长安周边的百姓。
百姓买到粮食之后,脸上的笑容怎么也遮掩不住。
看看,这就是一个百姓最想要的生活,只要你给他们粮食,他们就会把你捧成神灵。
眼看就要过年,家里没米没面,往年过年的时候,还能吃一顿肉,今年能熬到开春地里的野菜长出来都是问题。
有了粮食,留够春种的种子之后,过个年问题不大,虽然不如往年,但总不至于再饿肚子了。
李二对长安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导致受灾的州县纷纷效仿。
杀富济贫的戏码正在上演。
李二派去调查的官员,还没到地方,就被沿途的土匪抢了携带的粮食和银两之后,放回了长安。
没办法,李二只能从根本上治理。
打开国库,给百姓们发牛,发马,保证让他们在贞观三年春种到来的时候,能把种子播种到地里。
这个政策无疑是好的,可是,他看了方卓秘密递给他的奏折之后,就觉得他这一条政策究竟有多蠢了。
在书房骂了一顿方卓之后,还是接受了他一部分建议。
方卓建议,将现行的均田制,直接改为土地私有,农民以粮食纳税,改为可使用其他物品代替,比如猪肉、比如羊肉、比如鸡肉,或者一些其他可储存物品。
这样一来,农民自己种的粮食,就可以存留在农民自己手里,提高了农民自己抵抗天灾的能力,缓解朝廷的压力。
同时每家每户喂养的小猪,小羊、小鸡等家禽,可以用来缴纳赋税,剩下的就可以成为他的口粮。
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了,幸福感就会提升,这样一个既能吃饱又能吃好的朝廷,谁不愿意去拥护他呢?
至少在野人沟的庄子里,他就是那么干的,而且李二也去调查过了。
全长安的百姓都在寒冬中瑟瑟发抖的过日子,至于方家庄子上的农人能吃上白面。
既然已经试验过了,就说明这种办法至少可以让百姓吃饱穿暖,但是,李二发愁的是执行的问题。
虽然现在实行的是均田制,就是说,只要农民自己开垦的荒地,百姓种三年之后,就会变成私产,但是还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赋税。
百姓照样过的苦不堪言。
更不要说大多数的土地现在掌握在少数勋贵和富户的手里,他们绝对不会同意把土地让出来。
改革说起来容易,上下嘴唇一碰就可以实现,但是实行起来,难上加难。
方卓仅仅改良了纸张,改造了酿酒技术,就让勋贵们赶出了长安城。
如果要动他们的土地,谈何容易?
更何况,他李二就是这些勋贵们的代表人物,这样的改革如何能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